小塵埃

on 2023/05/01

挨近的本意常是由衷好奇甚於盲目喜愛,後來每每自我約束關係要以文火耐心燒滾,以免像從前煮什麼都太過火,沒多久就燃至殆盡。可好像自此什麼也沸騰不成了,留我兀自守著薄弱又綿長的餘熱。

轉而單方面結識一眾無從趨近的「同類」,狂妄又搞笑地稱這些活躍的作古的為友,慢慢地才消去了從前欲追欲趕又追不及趕不上的悶忿,也才有餘暇發覺這些不期而遇和不假思索總是隱隱相繫。

之所以選讀房慧真的《小塵埃》,是一次從林小乙連到 Lucretius《物性論》的塵埃微粒,再從搜尋結果裡瞥見網路書店的節錄。一看開篇引的就是《甜蜜的房間》我又驚嚇不已,年初忘了為什麼讀「父親的女兒」特輯才認識的森茉莉。

(林小乙在同一篇專訪裡說:「我全部的作品,都是仰賴我閱讀過的文字構成的。」這幾天讀的一堆東西裡也有某個人說過一樣的話,我是真的有被安慰到。然後過沒多久又發現林小乙就是《小塵埃》一書的裝幀設計者……)

現在在我喜歡的咖啡店裡,坐在硬梆梆的木椅上讀《小塵埃》的倒數幾回,又見作者不著痕跡地借了村上龍的字,店內配色恰好近似中文版的《到處存在的場所,到處不存在的我》書封。怎麼想都覺得很有趣,今天原本要來的甚至也不是這裡。

生命裡越是執著念想的,不論是誰是什麼好像只會一逕地離我越遠,而隨意隨緣的總是益發牽連,益發緊密。就連這本書裡反覆提及的舒國治,也是最低迷那陣的巧遇。後來因著這薄弱的既視,才又讀了陳德政,聽了大半年他名為「操場」的音樂清單。

大概到午夜打烊了我都寫不完這些細小如微塵卻好似走在同一道光路上的生活瑣事,可正是這一些若有似無的牽引讓我感覺生活是接續不斷的,而非空落落的一無所依。


下一頁 Next ⊕ ⊖ 上一頁 Prev

回覆此篇 ⸜ ♡ ⸝‪